39小说网 - 经典小说 - 清穿之德妃升职日常在线阅读 - 清穿之德妃升职日常 第342节

清穿之德妃升职日常 第342节

    第362章

    胤祚欢呼一声, 若不是大庭广众之下,他定要抱着宣妃的小腿撒娇,谢姨母大方。

    胤禛也恭恭敬敬的,向宣妃道谢。

    什么推托啊心领了, 这些行为绝不会存在。

    姨母那可?是自己人?, 自家人?送东西?, 推来推去的像什么话。该收收, 以后该送也送。

    “姨母,等您老了,小六一定会好好照顾您的!”胤祚脆声道。

    胤禛也道:“姨母,胤禛也是。您放心,胤禛一定为您养老!”

    宣妃开心的大笑?出声。

    与此同时, 康熙扶着太皇太后、太后牵着太子,这座皇城里身份最尊贵的四个人?,身后跟着大批伺候的太监宫女, 浩浩荡荡走来。

    阮酒酒立马甩起帕子,屈膝行礼。

    众人?整齐行礼, 齐声请安, 不敢有冒犯。

    康熙笑?眯眯的看向太皇太后,太皇太后道:“都起来吧。德贵妃、钮祜禄贵妃、宜妃,你们三人?都怀有身孕,以后行礼能免则免。”

    阮酒酒和钮祜禄贵妃、宜妃脸上?挂着讨喜的笑?容,笑?盈盈道:“嫔妾谢太皇太后慈爱,嫔妾一定照顾好身体,和腹中皇嗣。”

    “你们都是稳重孩子, 哀家是信得过的。宫中的嫔妃和皇子皇女们越来越多了,这是兴盛之兆。”太皇太后道。

    “德贵妃、钮祜禄贵妃, 你们两个将后宫管理的很好,做到了赏罚分明,宽和待人?,也严格驭下。理当如此,一张一弛,方能保后宫清明。”太皇太后道。

    “太皇太后的夸赞,实在?令嫔妾汗颜不敢当。嫔妾初接手六宫宫务时,手忙脚乱,多亏太皇太后和太后您们多加指点,又派  慈宁宫的嬷嬷帮忙指导,这才能够慢慢上?手,基本没出过错处。”阮酒酒道。

    “嫔妾也是一样。即使如今,嫔妾管理六宫的底气,还是想着太皇太后和太后娘娘才能有。”钮祜禄贵妃道。

    “做的好,该夸就得夸。宜妃和荣妃也不错。”太皇太后道。

    宜妃和荣妃受宠若惊的上?前,谢太皇太后夸赞。

    惠妃攥紧手里的帕子,竖着耳朵,等着太皇太后提她的名字。

    论资排辈,下一个就该是她了。

    只?要太皇太后今日夸了她,上?一次是责罚,便能彻底翻篇,当作不存在?。

    “宣妃,哀家和皇帝一进来,就听到你的笑?声。你好歹是个妃主,言行举止多收敛些,以端庄稳重为主,莫要太豪放了。”太皇太后看到宣妃,就胸闷头疼的。

    这丫头当了宣妃后,行为愈发的不受规矩约束了。

    以前还能装模作样一会儿,现在?跟放回山林的野猴子似的。

    “太皇太后,蒙古儿女天?性?豪迈,嫔妾只?是笑?声大了些。”宣妃坚决不改。

    “嫔妾方才大笑?,是因为实在?高兴。胤禛和小六刚才与嫔妾说,等嫔妾老了,他们兄弟俩儿负责赡养孝顺我。小小的人?儿,说的可?一本正?经了。太皇太后,您说嫔妾听了能不高兴吗?”宣妃对太皇太后撒娇道。

    太皇太后闻言,看向衣裳颜色花纹穿的一模一样的两个小孙子。

    “好孩子,好孩子。”太皇太后连说两声,可?见她是真的心里欢喜。

    “德贵妃啊,你还说对哀家的夸赞,不敢受呢。你将四阿哥、六阿哥教导的懂事,知晓孝顺长辈,单是这一点,就值得哀家夸。后宫嫔妃们,都应当以你为表率,向你学习。”太皇太后道。

    “太皇太后,嫔妾偶尔也陪胤禛、胤祚玩耍的。他们的孝顺懂事,是不是也有嫔妾的一份功劳?”宣妃和太皇太后说话,语气亲近道。

    太后走到太皇太后身后半步,停下。

    “你这猴子般的性?情,还想贪对皇子教导有方的功劳?就算德贵妃和胤禛、小六都承认,我们也是不信的。皇额娘,儿臣看啊,德贵妃是把宣妃当大女儿待得,胤禛和胤祚不该叫宣妃姨母,该叫她大jiejie才是。”太后蒙古话说得飞快。

    在?场的嫔妃们,没几个能听懂的。

    比如惠妃,她一脸懵的,只?看出太后和宣妃之间的亲近,却不知道太后到底说了什么,让皇上?和太皇太后笑?的前俯后仰,太子也抿着嘴偷笑?。

    德贵妃和他们站在?一起,似是亲亲热热的一家人?,而其他人?则成了不重要的路人?。

    惠妃手里的帕子,愈发皱了。再?用力一点点,丝绸裁成的帕子,说不定当场能被撕裂成两半。

    “你啊,也和宣妃一起胡闹了。不过,说的倒也不算错。皇帝啊,你要多给德贵妃一些赏赐。辛苦她了。不仅要给你生儿育女,教导孩子,还要帮着你管束着性?情淘气的嫔妃。”太皇太后道。

    康熙道:“皇玛嬷说要赏,朕就赏。德贵妃掌管宫闱,教化妃嫔,当为后宫嫔妃表率。赏东珠耳饰三对。”

    东珠朝珠只?有皇帝、太后、皇后能佩戴,但是东珠耳坠,嫔位以上?的嫔妃和太子妃,都可?以佩戴。

    配饰的等级之分,只?从?东珠大小和品相上?区分。

    康熙赏赐给阮酒酒的东珠耳饰,用的便是二等东珠。

    不过,以康熙的偏心习惯,那三对东珠耳饰上?的东珠,品相怕是不亚于一等东珠。

    反正?,只?要康熙说它是二等,那便是二等。

    其他人?看出来了,也只?能蒙住眼?,当看错了。

    康熙的小心思?,太皇太后一听便知。

    只?是个耳饰,稍微逾越一二,也无妨。圣恩在?上?,规矩再?大,越不过帝王的心思?。

    阮酒酒盈盈下拜,谢恩领赏。

    “四阿哥和六阿哥孝顺,也当赏。”康熙扭头问站在?太后旁边的太子:“保成,你是太子亦是胤禛、胤祚的兄长,以你之见,朕应当赏赐他们什么?”

    太子望着胤禛,笑?容热情开心。

    胤禛是他最亲近的弟弟,也是最好的玩伴。

    康熙将赏赐的份量,交给太子裁定。

    子肖父,一样偏心眼?儿的太子,立马昂首挺胸的,为他全世界最好的四弟,多扒拉点好东西?。

    “汗阿玛,四弟喜欢读书,又刚进上?书房读书。儿子认为,当以书画赏赐。普通书画,四弟身为皇子,定然?不缺。不如,赏四弟几本孤品古籍和大家珍藏之画。”太子道。

    黄金奢玩有价,古籍孤本和值得收藏的名画,却是无价之宝。

    康熙道:“你和胤禛打小就关系好,朕给你挑赏赐物品的权利,你就恨不得把朕私库里的好东西?,都搬出来给你四弟,是不是?还几本孤品古籍,令加朕收藏的名画。一本都难得。这加一起可?是千金、万金之价值。”

    太子灿烂一笑?,一点不在?意康熙说的话。

    “古籍和名画,再?价值连城,如何能与四弟相比啊。自古名花配美人?,宝刀赠英雄。四弟在?读书一道上?颇有天?赋,这些赏给四弟,也是为古籍名画找到能懂他们价值的主人?。汗阿玛有宝物无数,难免有些古籍名画,不得汗阿玛时常临幸,而宝物蒙尘。”太子道。

    康熙哑口无言,他说一句,这个儿子就能为了弟弟,有理有据的回三句。

    “太子二哥,汗阿玛舍不得就算了吧。胤禛只?得个几两银子的赏,也是愿意的。珍贵的是汗阿玛的认可?和夸赞,还有太子二哥对胤禛的爱护。”胤禛垂下眼?眸,圆鼓鼓白嫩嫩的包子脸,从?上?往下看过去,好似有些委屈。

    “小六也可?以不要汗阿玛赏赐。汗阿玛,您不要凶哥哥和太子二哥哦。”胤祚紧紧握住胤禛的手。

    他要与哥哥同进退。

    这下,不仅太子不高兴,太皇太后和太后,还有其他嫔妃们,也用不赞同的眼?光看向康熙。

    平日里多大方的一个人?,对自己儿子怎么能这样抠抠嗖嗖的。

    再?说了,帝王一诺千金。皇帝你自个儿让太子给胤禛挑赏赐,太子真心实意的为胤禛选了合适的东西?,皇帝你又推搡为难的,真是没有一国之君的大气。

    “太宗皇帝曾经送给哀家两幅唐代名画,哀家一直很喜欢。今日,哀家决定将它们,送给保成和胤禛你们两个。这是乌库玛嬷对你们兄弟能互相爱护的认可?和赞扬。哀家盼望着,不论再?过去多少年?,你们依旧能如今日一般,互相爱护,兄弟齐心。”太皇太后道。

    “皇玛嬷,您可?羞煞孙儿了。孙儿是与保成玩笑?呢。帝王一诺千金,言出必行,岂会反悔。再?者,胤禛也是孙儿疼爱的儿子,别?说是几本孤品了,就是几十本、一箱子,朕也愿意赏给他。”康熙道。

    胤禛的眼?睛,噌的一下子就亮了。

    太子也是一样。

    最疼的两个儿子,仰着头眼?巴巴的看着自己,眼?里盛满了期待的光芒。

    康熙的慈父之心啊,此刻激荡的,就差把皇位和国玺让出去了。

    子承父业,他攒再?多的东西?,以后还不都是要分给这些孩子们。

    无非是早点给,晚点给的区别?。

    借着今儿的时机,给胤禛、胤祚兄弟两个多点私房也好。事出有因,过了明面,其他孩子们也不好因此而心中不平衡,产生妒忌之心。

    “太子疼爱幼弟,有兄长风范,朕甚喜之。便如太子所言,择古籍五本、名画两幅,赏赐给四阿哥胤禛。六阿哥胤祚年?幼,便赏赐朕之字帖一本,名画一幅。”康熙道。

    “皇玛嬷,朕赏了。太宗留给您的画,您收着吧。”康熙孝顺的对太皇太后道。

    第363章

    太皇太后可不似康熙那样小气, 她?说赏就是真的要?赏。

    人年纪大了,对手里的那些东西,便越来?越舍得。

    趁着自己还清醒的时候,将好东西分给自己疼爱的人, 总比死后不知情来?的好。

    看着晚辈们高兴, 她老人家心情也好。

    “哀家要?给自己重孙孙们礼物, 皇帝你阻哪门子的拦。太宗皇帝留给哀家最好的, 就是哀家和太宗皇帝的血脉。你们啊,才是最重要?的。”太皇太后不发怒时,也是个慈祥的老太太。

    康熙被太皇太后一阵说,就差没指着他脑门,说他小气了。

    康熙无可奈何?的笑着道:“是孙儿想差了。还是皇玛嬷您说的对。”

    太子和胤禛在康熙的眼神示意下, 一同上前,兄弟俩儿的丹凤眼,长得几乎一模一样。只?不过, 太子眼中是天生贵气,矜贵自傲;胤禛的眼眸里是冷静平整, 还有?深海般的看不透。

    太皇太后人老了, 即使戴上老花镜看人,入眼也是模糊一片。

    她?乐呵呵的看着两个重孙孙,一同向她?行礼谢赏。

    两人年纪虽小,甩起袍子一角,单膝跪下时,却动作利落,风姿潇洒。

    康熙心中暗赞一声好, 不愧是他的好儿子们,这气质, 类他。

    康熙乐到眉梢都浸着喜意,阮酒酒轻轻抬眸,看了他一眼,便猜到康熙在乐什么。

    赏赐的东西,是临时决定的,又都是贵重,需要?小心保存的字画古籍。因而,康熙和太皇太后的赏赐,等端午宴席结束后,再送去毓庆宫和永和宫。

    “皇玛嬷,孙儿扶着您去席上坐着。您和皇额娘若是不坐下,其他人可得一直站着了。”康熙道。

    太皇太后点点头:“皇帝孝顺。”

    孝道为先的时代,夸人最有?用的词,莫过于孝顺二字。

    这是对品行的最好夸赞。

    康熙扶着太皇太后,太子扶着太后,四人一同往搭起来?的台子上走去。

    太子扶着太后往前走之前,小声快速的和胤禛道:“四弟,孤一会?儿来?找你玩儿,你要?等着孤啊。”